“一陰一陽之謂道”,企業由硬件和軟件組成。企業的體系相當于硬件,而企業精神相當于軟件。今天在這里,我們嘗試用圣賢思想,來解讀企業的硬件和軟件是如何構成以及運作的。請大家先記住這12個字:道生之、德蓄之、物形之、器成之。(《道德經》第51章)
道生之 什么是企業?企業的源頭是什么?從哪里來到哪里去?企業的本質是什么?為什么要做這個企業…… 企業的本質需要我們花時間去探尋,那些寫在手冊上的、貼在墻上的文字口號,都與企業的本質有很大不同。企業的本質就是企業哲學。換句話說,企業哲學解決的就是“企業從哪里來、到哪里去”的最根本問題。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,即使我們取得了成功,都很難獲取幸福。因為幸福的源泉之一是崇高感。夜深人靜時,我們靜下心來思考,自己的事業能否讓我們擁有一份崇高感? 當我們沒有找到那份崇高感的時候,所謂的事業也只是一樁生意,它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、擁有名望,可以讓我們被前呼后擁,但不會觸及企業本質、不足以建立企業哲學。一個沒有哲學、沒有根基的企業很容易便隨風而去。一旦找到了崇高感,我們每天恨不得早點醒來,愿意做更多的事情,讓生命能夠充分燃燒,真的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。而只有當我們清清楚楚找到企業本質,有了企業哲學,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崇高感。
德蓄之 當我們找到了本質,確立了企業哲學,就要牢記一句話——鄧小平同志說,我們做事業,憑借兩種力量,一是真理的力量,二是人格的力量。我們能夠把企業做得小有成就,大體上是掌握了真理的力量,知道如何開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,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將產品呈現給客戶,如何管理團隊,如何融資,如何上市,如何宣傳品牌,如何進行危機公關……這就叫真理的力量。 但比真理的力量更重要的,是我們以及團隊的人格力量。想一下,我們在挑選合作伙伴、投資方、供應商的時候,最后打動我們的,歸根結底一定是人格的力量。陽明先生一生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憑借的就是人格的力量、道德的光輝。
物形之 企業有了目標,抓到了本質,有了過硬的團隊和積極向上的氛圍,所謂“物形之”就是專注于我們的戰略布局。現在做馬上有收成的、別人看得明白的,這不叫戰略布局;默默無聞地做,三年之后才開花結果、人們才能讀懂的叫作“戰略布局”。
器成之 我們要真正拿出過硬的產品,以卓越的產品表達對消費者的敬意,以出色的服務表達對社會的誠意。
綜上,企業可以分為四個層面:
● 第一層面,道生之,要找到擁有崇高感的源泉,確定企業的哲學;
● 第二層面,德蓄之,要在企業中構建真理的力量,融合了人格力量的企業文化;
● 第三層面,物形之,要有三年五年的戰略布局;
● 第四層面,器成之,要推出可以對消費者表達敬意和誠意的產品和服務。
這是企業基本架構,也是我們的硬件。
企業的軟件
有了硬件之后需要軟件,企業的軟件就叫企業精神。企業精神的核心是企業家精神,企業家精神可以影響企業的高管精神。企業家精神同樣可以用12個字進行概括——道生之、德蓄之、物形之、器成之。
道生之 企業家精神在道的層面如何表達?我們的身、口、意統一和諧就叫“誠”,身代表行為,口代表語言,意代表思想,“誠”即是思想、行為、語言的合一。今天我們作為企業家,作為高管,作為團隊中的一員,在“道生之”的層面,最尊貴的品質是忠誠。忠誠于祖國和人民,這是企業家的第一品質。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根本的元素,一個人如果不愛國,大體上也不會愛企業,本質上也不會愛家庭。“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”,這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四個要素。第一位是愛國,有民族自信的人才會擁有文化自信,擁有文化自信才會有人格自信,否則我們在任何地方都感覺低人一等。所以,企業家精神的首要層面就是忠于國家人民。 那么,如何忠誠于祖國和人民?擁有盡量清澈的良知。我們常講:良知即資本,這里的良知指的是“道”,我們的那份擔當、能量、智慧就是自己最大的資本。
德蓄之 我們的企業,手中掌握資源,可以影響客戶、社會,甚至時代,因此重要的是,我們要成為那個值得祖國和人民托付的人,而一個值得托付的人,一定會發自內心地擁有崇高感和成就感。值得被托付,是一個人最優秀、最高尚的品質。 “德蓄之”體現在企業精神上,用一句話表達就是“良知的資本”,這里的良知指的是“德”。我們投資一個產業,經營一份生意,要提供有良知的產品和服務,手里的資金要成為有良知的資金。我們要朝著對人民、民族、社會、國家,乃至世界有益的方向去努力。
物形之 今天這個時代,企業家精神中有最重要的三個要素——● 定力 ● 遠見 ● 放手一搏。經營企業必然經歷風雨,但凡定力不足,遠見不夠,必定隨風而去。我們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,此時不放手一搏、更待何時?
器成之 我們的心像一個容器,如何將這些優秀而寶貴的品質裝在心里?三個字:致良知。通過致良知,那份高尚,那份崇高感,那份大無畏的精神,那份能量和智慧……所有的美好品德都能可學而至。我們的古圣先賢一直在舉著旗幟,像燈塔一般,為我們指明人生的正確方向。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牽手圣賢、跟上圣賢。
我們能走多遠取決于與誰同行。唯有自己充分地致良知,我們才能深刻地感恩時代,感恩圣賢,感恩我們五千年來的優秀中華文化,在未來成就一番真正的大事。